噴頭若長期超溫,不僅拉斷線,還會讓價值萬元的壓電晶體提前老化。判斷過熱不能靠摸一下燙不燙,而應建立一套可量化、可復現、可預警的檢測流程,具體如何檢測數碼印花機噴頭是否過熱,我們往下了解。
1、在RIP軟件里調出噴頭驅動波形圖,正常溫度下波形頂部圓潤;若出現鋸齒或雙峰,說明壓電片熱膨脹導致響應延遲。機器運行時,站到噴頭小車旁,聽到“噠噠”聲由清脆變悶,且頻率下降10%以上,即可判定溫度已逼近臨界值。此方法需經驗,但能在無儀表時救急。
2、選12:1光斑比的工業測溫槍,距離噴頭板30 cm處垂直測量,避免光柵擋光。每打印100 m²記錄一次溫度,建立“溫度-室溫”差值表。經驗值:噴頭表面與環境溫差超過15 ℃即需暫停降溫。注意測溫槍讀的是外殼溫度,實際晶體溫度≈外殼+5 ℃,需在判斷時預留余量。
3、把K型熱電偶(直徑1 mm)用耐高溫膠帶貼在噴頭鋁合金散熱片上,另一端接便攜式數顯表。設置上限報警,水性墨55 ℃、涂料墨60 ℃、升華墨65 ℃。連續打印測試,當溫度以每秒0.3 ℃以上速率上升時,立即觸發“減速+風扇全開”腳本,可在燒噴頭前30秒完成降溫。
用上述任一方法記錄溫度曲線,若20分鐘內溫度突破設定上限且無法回落,即判定散熱系統不足,需加裝橫流風扇或降低點火頻率。我們需要注意,我們不能只測環境溫度,噴頭熱源來自晶體震蕩,環境溫度25 ℃時噴頭也可能70 ℃。也不能用手背摸噴頭。人手對60 ℃以上表面已無法準確感知,且易被墨霧污染。
如何檢測數碼印花機噴頭是否過熱?檢測噴頭過熱應遵循“先現象、后數據、再閉環”的原則:先用波形和聲音做快速篩查。把溫度控制在安全區,噴頭才能真正做到“用壞而不是燒壞”。廣正化工數碼印花上漿劑可以提升紡織品的圖案清晰度,顏色鮮艷度,手感柔軟度,環保產品,使用簡單,詳情歡迎電話咨詢。